芜湖单车网_芜湖自行车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660|回复: 0

日语就是汉语的一个“方言” (ZT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8-3-18 11:24:5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原文链接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8670cb201000868.html
初学日语,所以无知者无畏,经常在这里写一些论日语心得,承蒙懂日语的网友赐教,在下不胜感激。虽然说是“初学”,但是算下来也已经一年有余。梁启超先生认为,中国人只要方法得当,“学日本文者,数日小成,数月大成”,“慧者一旬,鲁者两月,无不可以手一卷而味津津矣”。本人虽然不是“慧者”,但也从来不曾把自己划在“鲁者”之列,可是我学日语已经六个“两月”何以依然不可以享受“手一卷而味津津矣”之愉悦和快感呢?如果不是大愚若智的话,我想一定是学习方法不得当的缘故。
那么怎样学日语才算是方法得当呢?1933年上海商务出版社出版的《日本文法辑要》一书中这样写道:“吾人对于日本文,不可认为外国文,当视为汉文之一种,即汉文之杂有日本方俗言语者。吾国文字,杂入方俗言语者甚多,即经史中亦屡见之。佛书中之梵语,元史中之蒙古语,尤连篇累牍,读其文者,若不理解其方俗言语,则文义亦不易了解,但吾人固不因其杂有方俗言语而不认为是国文。日本通用汉文,为吾同文之国;唯于汉文中杂有假名以记其方俗言语。吾人苟稍加研究,识其假名,治其文法,则理解其文字,较之读佛书与地史,犹易易焉。”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说我们应该把日语看成是中国文字的一个方言,只要稍加研究读日语比读佛教经典和中国古代典籍更容易。比如说“我”这个字,日语中用“私”这个汉字表达。在汉语各地方言中还有“俺”、“咱”、“厄”、“偶”、“阿拉”等等不同说法,我们尽可以自“私”地把日语也当成一个汉语方言。
话虽然是这样说,但是真要学好日语还要解决两个具体问题。首先,我们必须要面对不忠实的“假朋友”(我这里借用法语词faux amis的直译,“假朋友”指拼法与英语相同但含义不同的法语词)的欺骗与干扰。日语中的汉字毕竟都是从中国借取的,即便在现代意义上已经是同文殊解,但是追根溯源也还是有可能在中国古籍中找到些蛛丝马迹的。比如为了解释日语中“勉强”二字,清人在《中庸》搜索到“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强而行之,及其成功”一句,认定“勉强”就是“发奋也”、“劝学也”,因而就是“学习”的意思。再比如日语中的“面白”,在现代汉语中用来描述美女化妆后的脸色,但是在日语中却是“有趣”的意思。清末一位叫但焘的学者搜肠刮肚居然在唐诗中为“面白”找到了这样的“依据”:“马上谁家白面郎”。这句诗本是杜甫在《少年行》的一句(“ 马上谁家白面郎,临街下马坐人床。不通姓名粗豪甚,指点银瓶索酒尝”),不但原文是“白面”,与日语中的“面白”词序不同,而且我们怎么也看不出来杜甫笔下的白面少年如何“有趣”。清末学人最喜欢干的一件事情就是给日语汉字找根据,其目的是让“东都人士读之而生水源本木之思;中土学子见之自此不致骇为域外异字”(但焘《日语古微》)。要是什么字找不到根据,当时的中国文人相当的郁闷,往往无奈地解释:“不知其义何居”、“特义有歧耳”。其实要是使出牵强附会的本领,我觉得任何一个日语汉字词都是可以找到解释的,只要方便我们这些“中土学子”记忆就可以了。举例来说,日语的“手纸”这个词,是汉语中“书信”的意思。要是找根据的话,我们可以这样想:中文称亲手写的信为“手书”,但是当时日本人借字的时候没有搞清“手书”的确切含义,又把“书”与“纸”混为一谈,于是中文有特定含义的“手书”就演变成了日语中泛指的“手纸”。既然书信成了“手纸”,那么“手”就可以作为“信”的象征,所以日语中的“切手”就是汉语中“邮票”的意思。日语中还有一个奇怪的汉字词“怪我”,各位脑筋急转弯猜一猜是什么意思。为了方便记忆,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:当年日本人跑到中国游学,看见两个中国人走路不小心撞到一起,其中一位还不幸受了点伤。事故发生后,两位还一个劲的客气,这个说:“怪我、怪我”,那个也说“怪我、怪我”。看到这情形,旁边的这位日本人就把“受伤”和“怪我”联系起来了,所以今天日语中的“怪我”就是汉语“受伤”的意思。
所以,日语词汇中的“假朋友”对中国人来说还不是一个大问题,学好日语更重要的是要“理顺”日语语法,让中国人便于理解。当然,从语言学上说,日语的语言系属尚有争议,有人认为是阿尔泰语系,也有人认为属于单独的日本语系,但还没有人认为日语属于汉藏语系。所以,我这里捉摸日语语法与汉语的关系纯属实用主义,完全没有语言学的依据,只为了方便自己理解日语,早日“手一卷而味津津矣”。按照我的理解,日本人说话说起话来慢条斯理,有前戏,有过程,最后是高潮,丁是丁,卯是卯,不像我们中国人说话干脆利落。日本人不管说什么事情,先不慌不帮交待大背景,到底要说的是什么事情、和什么人或者什么地方有关,然后再说具体什么什么的干活。比如说“我想去日本”这句汉语,一共5个音节,一气就呵成了。要是翻成日语那就要先进入前戏:“就说我吧”;然后阐明去向:“日本那儿”;最后动作高潮:“行走想的干活”(“私は日本へ行きたいです”),一共13个音节(Watashi wa Nihong e Iki Taidesu),比汉语要啰嗦得多的多了。虽然罗嗦,但是我们中国人并不陌生,特别是看过《地道战》、《地雷战》、《平原游击队》这些经典电影的朋友们对这种“鬼子语法”都很熟悉。
好多年前读书学英语的时候,老师总是说要学习好首先就要端正“学习目的”,但是这个“学习目的”到底是什么呢?我想起了当年台湾高震东先生创立的“台湾忠信高级工商管理学校”,其留美班英文教材第一页上印着这样一段话:“中国人学英文是我们的国耻行为,学英文是中国最可悲的行为,但我们不得不学,因为别人超过了我们。今天我们必须学习他们的科学,然后才能超过他们!我们要以夷制夷!非把英文学好不可,所以要咬牙切齿学英文!我们学英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去美国洗盘子刷马桶,去伺候外国人,去做丢尽祖宗八辈脸的事!”具体到日语学习,不仅要端正学习目的,还要端正学习态度,具体来说就是你到底把日语当成是外语还是方言,这是我们中国人能否学好日语的一个关键问题。如果你认为日语是外语,首先在气势上就输了一阵,背单词、学语法、考等级三座大山压上,翻身也难。如果我们把日语看作汉语方言,心理上便占尽先机,“日本文汉字居十之七八,其专用假名不用汉字者,惟脉络词及助词等耳”(梁启超语),外加“鬼子语法”,这日本语又有何难哉!
最后,让我们用我在本文一开始举的那个例句“我正在学日语”来复习一下。要说“我在学日语”,你不要着急,先慢慢进入前戏:“就说我吧”;然后阐明对象:“日语的有”;最后是动作高潮:“学习的干活”—— “私は日本語を勉強しています”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芜湖单车网 ( 皖ICP备11018398号 )

GMT+8, 2024-11-21 19:29 , Processed in 0.045934 second(s), 15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