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一次感受皖南山区艰苦骑行
9月8日和9日两天,我们常青队充分利用秋季骑行的黄金季节,四头中老年驴跑了一趟泾县、太平湖、青阳。全程320公里。 秋高气爽,温度30度以下,蛰伏了一个夏天的我们第一次出行,心情不错。同行的有老韩、黄局、hhy、虎踞龙盘。 在去桃花潭的路边发现这样一片瓜地,处于好奇,忍不住下车看个究竟。有谁知道这种瓜的用途? 早上6点从奥体出发,到达泾县是10:00,在路边的小吃点吃了一碗面条打个尖,继续往桃花潭进发。 那是什么瓜啊 12:45到达桃花潭,半天的行程123公里。在桃花潭午饭,要了一个老鸭汤,还有桃花潭里的鲶胡子,再有几个素菜,佐以啤酒,味道和心情都很好。 这个我知道,就是我们吃的那个吊瓜子么,产地,安徽广德. 大凡在路上遇到扎胎都与黄局无缘,所以,他是从不带补胎工具,每当有人胎通了,黄局总是幸灾乐祸的戏说:你们是怎么骑的?我都骑了几年了,一次也没通!但这次出行,他也尝到了扎胎的滋味,而且是连扎两次,如果我们没带补胎工具,在上不着店下不找村的地方,喊天不应喊地不灵,够受的。
所以过头的话还是少说,长年骑车谁能说自己的胎永远不通。
还有骑车跌交也是经常遇到的,老藏羚羊自打骑车都跌了5次了,但你不能说,你怎么搞的,我骑车到现在一次也没跌,被不着哪天你也跌一次,所以,骑车在外安全第一,不能预知的话不要说。 引用第6楼落雪无声音于2007-09-21 18:16发表的 :
这个我知道,就是我们吃的那个吊瓜子么,产地,安徽广德.
是的,我们到那后,正好遇见几个放学的学生,问了他们后才知道这种瓜是专门用来取籽的。
楼主见多识广,谢谢你答对了! 由于我们在外只能骑行两天,星期一大部分人都要上班,所以,在家里想这次出来围着太平湖饶一圈,就难以实现,我们临时决定,从桃花潭到黄山的新丰到永丰,再从广阳转道陵阳去青阳,从青阳第二天回芜湖。 上次到太平是茂岭翻麻岭过去的,这次从新丰到永丰也翻了几个比较大的岭,有一个直上直下的坡足有一公里路长,好在坡多了不急,缓缓的,权当是享受,苦中作乐,在芜湖想爬还没有呢! 引用第5楼虎踞龙盘于2007-09-21 18:11发表的 :
12:45到达桃花潭,半天的行程123公里。在桃花潭午饭,要了一个老鸭汤,还有桃花潭里的鲶胡子,再有几个素菜,佐以啤酒,味道和心情都很好。
我一口气到不了桃花潭哦 我的话肯定要在泾县吃个中饭下午再骑 顶一个~天气好,心情好,身体好!!!哈哈哈 太平湖周边人杰地灵,人文景观独特。有抗法英雄杜光英故居——希范堂;有文学大师苏雪林故居、海宁学舍,以及苏氏宗祠、五福庙、西峰庵等。
山间一条水泥路由当地人指引直达希范堂,杜光英故居坐落在上村,在村子的北面的尽头,依山傍水的山村现代建筑居多,富裕起来的农村耸立着一片西式小楼,只有我们抗法英雄的故居还是保持着几百年前的老样,几经沧桑面貌依旧。
杜光英是青光绪年间的总兵,镇守浙江海宁,抗击倭寇,赫赫有名。
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希范堂。 ... 苏雪林故居在一个叫岭下苏的村子,一条村村通的水泥道,一条小溪并行,从上村出发,行程3公里左右就来到了岭下苏,村民指路,在一条小河边找到了苏雪林大师的故居—海宁学舍 苏雪林(1897-1999),女性作家,原名功小梅,字雪林,笔名绿漪、天婴、杜苦等,安徽省太平县 人。1952年转台湾做教授,1973年退休。苏雪林在台湾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,兼写小说、剧本、传记和散文,所著甚丰,计有散文随笔集十七本,除四十年代的《青鸟集》、《屠龙集》外皆为在台湾完成,曾获台湾“教育部”文艺奖、“文复会”第三届中正最优写作奖、中山文艺创作奖、第六届“国家”理论奖。1999年4月21日,皖籍居台著名老作家苏雪林先生在台南逝世,享年102岁。(抄简介)
苏雪林,在中国现代文坛上,她和冰心、凌淑华、冯宛君、丁玲被并称为最有成就的五大女作家。1999年4月,苏雪林病逝于台南成功大学,后骨灰安葬于永丰乡岭下凤形山。
海宁学舍古朴典雅,一条清澈的小溪在小屋边流过,听村民说她的墓地就在小溪对面的山上,由于天色已晚,还要赶在天黑之前翻一座无人家的大岭,所以就没有再到墓地瞻仰。 苏氏宗祠与海宁学舍均位于永丰乡岭下村。
苏氏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,重建于清同治年间。该祠有三进,进深38米,宽15.3米。前进门厅为五凤楼式,檐下木构件雕有人物山水、楼台亭阁等图案,雕饰精美;第二进两边墙上绘有山水壁画两幅和朱熹书写的“忠、孝、节、义”四个黑漆大字;第三进寝殿台基前立石栏与两边台阶相接,有青石浮雕栏板七块及八根石狮子望柱。现祠堂基本保存完好。
永丰乡有岭上苏村和岭下苏村,在很早很早以前,这里只有一个姓苏的人家,若干年后发展成方圆几十里的望族,很有钱,兄弟分家一个兄弟在沙岭的下面,一个搬到沙岭的上面另立门户。
回来后听在芜湖做发糕的当地人告诉我,前不久苏家的祖坟被盗,盗墓贼用千斤顶把大条石顶起,盗后还原,直到清明节苏氏后人上坟才发现破绽,报警,至今没有破案。听说最有价值的是随葬的一顶金盔是苏家传世之宝。 感受沙岭
从岭下村翻过一个沙岭到达青阳地界。沙岭顾名思义就是沙山,整座山都是风化的沙,这里的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,山高路陡,自行车推行都很吃力,在陡峭的沙路推行软绵绵的个个气喘吁吁,汗水淋淋,好不容易离岭上还有一百来米遇见一对打柴的父子说我们走错了路,山上有个岭上苏和万家村,没有别的路了,到陵阳的路是在我们来时半山的一条岔路,于是又推着车子下山。 找到去陵阳的路(还是沙路)天色渐晚,山的那边已属青阳,一条杂草丛生的小路,蓑人的茅草一人多高,整条路已经被茂盛的茅草长封了,几公里的下山路摸索着下来,我们腿上和胳臂裸露的部分无不划出道到血口。这是一条古栈道,今天当地人都没有人走的路想当年是古人外出的必经之路,我们的脚下不时有胭脂红的石扳拼接的栈道,独轮车印清晰可见,今天这条路随着时代的更新而废弃了。
山脚下有一个不知名的村子,过村一条小道直达陵阳,到陵阳6:30,问路人陵阳到青阳是29公里,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我们于晚上7:40到达青阳,这一天骑行200公里。
第二天青阳到芜湖121公里,半天到家。
页:
[1]
2